国内MBA行情最新播报 (转贴) 国内MBA行情最新播报 包丽敏 陈迎炜 ▲ 如果MBA身价继续贬值,你将最关心什么? ▲ 国内至少80%%的MBA 老师不合格,北大、清华、中欧都存在类似问题 ▲ MBA国内排行为什么没有薪酬标准?这个结果顶多是个印象排名 MBA的薪酬和本科生相比并没有太大差距。 这是最近《财富》杂志中文版对北京、上海、广州、深圳四大城市的1500位人力资源经理和2000位董事长、总裁、总经理作了问卷调查得出的惊人结论。大约一半的被访的企业聘用了MBA学员,但有意思的是,只有15.4%的企业表示此类人才的薪酬比本科生高出31%或者以上,大部分企业表示雇用一个MBA学生与大学生的薪水相差不是太大。八成以上被调查者认为国内MBA或EMBA毕业生质量一般。 而就在两年前,北京某大学国际MBA毕业生最高年薪达83万元,平均年薪23万元。在MBA炙手可热的时候,它一度是高薪的代名词。据世界经理人资讯有限公司CEO丁海森介绍,根据他们掌握的信息,目前从国内一流学校培养出的MBA正常情况下基本工资在8万至10万左右,二流学校的MBA年薪在6万至8万,但由于目前国内MBA生源较杂,毕业后年薪两三万的也不鲜见。 人们开始质疑MBA还是不是块金字招牌。 近日,由世界经理人资讯有限公司与新浪网等机构联合评选的《中国最具影响力的MBA排行榜》出炉。有意思的是,这次调查不仅没有将教授人数、教学设备等列入考察标准,也没有将国外MBA排行榜惯常用的毕业生起薪作为考察标准,而是以一万多名经理人为调查样本,主要考察其对各个学校MBA学生的评价。 “在中国,考察MBA毕业生的起薪没有什么现实意义,”世界经理人资讯有限公司CEO丁海森说,“一些身价已经上千万的也可能去读EMBA,也有很多刚读完大学的学生因为联考成绩好考上了MBA,出来年薪可能也就两三万。” 丁海森说,在美国一般去读MBA的都是中产阶层,拿着三万到五万美金的年薪,在公司工作几年后,为了在原有职位上晋升一级而开始攻读MBA,一般一流学院培养出来的MBA毕业生基本工资起薪在十二万美金左右。而国内不同,是身处两端的人抢着去读MBA,要么是已经很有钱的去读,为了给自己贴金,要么是没钱的指望着读完以后就能拿到高薪。 丁海森认为,导致国内MBA贬值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师资问题。“至少80%的老师不合格,”丁说,一般在国外顶级的MBA培养院校,必须为管理、金融、战略等十几门主干课程配备顶级教授,但是国内50%的MBA老师都集中在经济学,无论北大、清华还是中欧都是如此。“经济学和管理学完全是两码事,搞经济学的教授怎么能教得了学生做商业呢?”丁海森说。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张维迎也认为,国内MBA教育目前最关键的问题是师资力量不行。吸引国际一流的教授来校任教需要大量经费,目前经费问题还不能完全解决。南京大学商学院赵曙明院长是美国南加州大学的兼职教授,他认为,目前国内很多MBA教师还不能胜任MBA的教学工作。MBA教师不仅理论知识要过硬,而且实践经历也很重要。这正是国内MBA教学人员缺乏的。 教学方法的传统是又一重要原因。丁海森认为,当前中国的MBA还更多地停留在“照本宣科型”,不注重案例教学,而国内能把公司运作实践写成案例的则更少。 此外,生源质量得不到保障是国内MBA教育的另一大问题。由于国内采用联考,考试成绩好的容易考上,而有能力的可能由于没有时间复习等因素考不出高分。比如在国外,一般只测试最基本的科目,注重考察学生的背景,以前做过什么,是不是有做生意的天分,是不是有潜力等。业内人士表示,招生的不合理,是制约中国MBA教育发展的一个瓶颈。 丁海森说, MBA应该有两个培养方向,一是培养企业家,一是培养经理人,但中国的MBA毕业生中自己创业的很少,这间接说明了中国MBA教育存在着问题。 目前中国MBA市场混乱,有些所谓的培训班乱发文凭,还有将一些洋野鸡大学拉过来合作办学。来我们单位应聘的不少MBA拿着的国外大学文凭我都没听说过。 在丁海森看来,中国目前的MBA教育还处于零起点,只是让大家接受了MBA这概念,5-10年后才会小有规模。与此同时,大批院校最终会被市场淘汰,他们除了关张大吉,大概就没别的出路了。“在前两年,如果说在读MBA还是一种荣誉,而现在如果说你在读MBA,人们一定要关心的是,你是哪一个学校的MBA”,丁海森认为商学院间的竞争时代已经到来,这也是丁希望抓住这个时机做MBA在中国的影响力排行榜的理由。 对于这个MBA国内排行榜,采访中,时讯记者发现不少人表示了自己的担忧,有人认为这一结果“离谱”。他们呼吁教育类的排行需要权威机构认证,警惕出于商业目的的“热门排行榜”。 有意思的是,此次排行榜颁奖会上,位居国内MBA第二、第三的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和中欧国际商学院缺席。这个排行榜是否真实反映了MBA实力受到一些人的质疑。 因为攻读MBA学位,对MBA教育领域长时间关注的范士勇接受时讯记者采访时对此表示疑惑。方士勇刚刚被牛津大学MBA录取。令他深感迷惑的是,此次排行中哈佛比第二名的MIT(麻省理工)的得票高出一半,范士勇认为这个结果从某种意义上意味着中国的经理人除了哈佛,对其他优秀学校所知甚少。范士勇说,“实际上,哈佛被欧美的权威排名排斥在前三名之外是很平常的事,即使在美国国内,它被评为第一也是小概率事件。” 而“耶鲁大学的排名比西北大学更前”出人预料。据范士勇了解,西北大学长期稳居前三,今年更是被《商业周刊》评为第一。而耶鲁一直在14—20名之间挣扎。 至于谈到“北大排在中欧之前”时,范士勇非常吃惊,他说:中欧已连续三年排在全球100强。北大离这个目标还很遥远。实际上,在范士勇周围的同学中,更多的人认为,目前北大在圈内也排不上第一,即使把中欧排除在外。 “MBA的最大用户是金融、咨询行业、外资企业,而此次参与调查的企业中更多的却是国企,样本代表性也有局限性。只评印象,没有科学的指标体系,更谈不上精密的数据搜集。完全是一些人的投票。” “最不可思议的是,学校对此次活动的配合程度还要占5%—15%的得分。”范士勇认为,任何有关教育的排行在做解释的时候一定要科学、准确而谨慎,否则很容易误人子弟。在他看来,此次投票结果顶多只能算是中国的部分经理人对商学院的印象排名。(完) |